水质采样技术与环保执法“头脑风暴”——政企联动 共话新未来
5月14日,由佛山市生态环境局南海分局主办,佛山市南海环保产业协会、佛山稚蒙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水质采样技术与环保执法研讨会成功举行。
本次研讨会汇聚了佛山市生态环境局南海分局谢应全科长、南海区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党支部书记兼秘书长李慧华、监测站副站长周健能、法规科副科长马建伟、水科任志昌、执法科刘健、桂城环监所林汝汉、大沥环监所张弢等各方代表,佛山市稚蒙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亚旗、营销总监王宁宁共同参与研讨,共同为水质采样技术与环保执法的协同发展出谋划策。

参观与技术展示:开启智慧碰撞之旅
会议伊始,与会人员参观了华南集聚区展厅,稚蒙环境借此机会展示了自身在液流(水质)采样领域的一系列前沿产品。稚蒙环境(格雷斯普)创始人赵亚旗赵总详细介绍了产品的性能、特点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为后续的深入研讨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会人员实地参观了华南集聚区展厅,并在稚蒙环境(格雷斯普)创始人赵亚旗赵总详细介绍过程中观摩稚蒙公司液流(水质)采样领域的一系列前沿核心产品,直观感受设备的功能与技术。随后,王总围绕公司产品特性、创新采样技术原理及实际应用场景展开详细介绍,让大家深入了解了每一款产品的独特魅力和技术优势。






溯源与设备优化的迫切需求
在研讨交流环节,监测站周副站长提出了环保执法过程中面临的证据不充分、不够明确等难题,建议在水质溯源方面引入摄像头,确保能够精准锁定污染源头,无论是企业排污口还是地下水道,都能通过可视化手段为采样溯源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周副站长还指出,未来环保工作的重点之一将是地下水监测,亟需优化地下水采样设备,使其更轻便、更具性价比、更深的采样能力,以满足复杂环境下的采样需求。此外,周副站长还提出借助无人机、无人船等先进技术手段,对道路不便的水库、水道等区域进行采样,提高执法安全性和效率,并希望在智慧平台监管功能上增加水体超标采样短信通知执法部门的功能,实现更及时的应急响应。



破解执法难题,助力企业合规发展
法规科马副科长和执法科刘健强调了监测站所提执法难题的普遍性和迫切性。由于水质采样的证据可溯源性不稳定,在环保案件中环保部门往往处于被动地位。他们期望通过此次研讨会,将环保部门从被动应对转变为主动出击,促使企业在保障生产的同时严格遵守环保条例。同时,也期望格雷斯普产品能够更加多元化,以满足不同环保执法环境的需求,例如浅水采样场景,进一步提升采样工作的便捷性和适应性。



打造便携执法采样包,提升应急响应速度
执法科刘健和水环境管理科任志昌提出了稚蒙公司可以规划小型采样包,内含执法所需的检测试剂、采样工具、采样瓶等。这样的设计能够在突发环保执法情况下,让执法人员迅速出动,节省人力物力,有效提高执法效率,为及时处理环境问题争取宝贵时间。





智能采样,助力网格化监测升级
桂城环监所林汝汉介绍了桂城已建成的环保监测网格系统,然而,采样工作的滞后性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实现采样工作的主动化,进一步提升环保监测与执法的协同效率。


管网采样溯源,精准锁定污染源
大沥环监所张弢对管网采样器表现出浓厚兴趣,并提出了进一步溯源的需求。在实际场景中,多家企业共用同一下水道排放污水时,如何通过管网采样精准分辨出污染源成为一大挑战。水质采样器可以根据不同公司与下水道的距离等因素,大致预测出污染源的所属企业,从而为精准执法提供有力依据,有效遏制违法排污行为。




严格执法与企业环保意识并重
佛山市生态环境局南海分局谢应全科长对本次研讨会给予高度评价,指出在十四五规划背景下,环保部门面临着更为严格的执法要求和合规挑战。他强调,环保部门需要在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的情况下,引导企业树立环保意识,合理合规地进行水处理,减少污水排放对环境的破坏。同时,谢科长对格雷斯普30年来在液流(水质)采样设备研发领域的专注与专业表示肯定,期望稚蒙环境能够继续发挥格雷斯普品牌优势,与时俱进地研发出更符合当下发展需求的采样设备,为环保事业贡献更多力量。


倾听需求,专业反馈,承诺落实
面对各执法部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稚蒙环境、格雷斯普创始人赵总和王总均给予了专业的积极反馈。

针对周站提出的水质采样溯源问题,赵总表示,稚蒙公司生产的格雷斯普智能水质采样器已具备摄像头和智能管理平台减少纠纷;无人船和无人机,格雷斯普已经在给部分企业供采样模块;感谢周站提出的方向,后续会朝着这一个方向努力。







在会议最后,赵总和王总向各单位参会人员详细介绍现场展出的 GW11管网水质采样器、FC12全天候水质采样器、FC-2024AB 智能水质超标留样采样器、BC30便携式移动水质采样器等设备,希望后续与各单位联动,以实际行动回应各部门的采样需求,为水质监测与环保执法工作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持,共同守护我们的绿水青山。